我对初心的认识

时间:2019.01.26

作者:李雅云,中共中央党校教授、法学家


人云不亦云


初心是佛教的用语。佛教《华严经》上讲:“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” 意思是只有坚守本心信条,才能德行圆满。


一、初心就是真心、赤子之心


就是那个你最原初的、本真的心。初心就是真心,就是婴儿之心。婴儿之心。老子说:“常德不离,复归于婴儿”。婴儿有纯洁善良的心地。老子在《道德经》中说:“含德之厚,比于赤子。“小孩子单纯的心,本身就是一种美德。


婴儿对世界是信任的,婴儿因爱而来,婴儿的初心呢,就是爱。他来到这个世界上,一哭就有奶吃,就有人给换尿布,他觉着他是被爱、被接纳的,他信任一切。婴儿诚实地对待自己的需求,也诚实对待别人。这个就是初心。


婴儿觉得他能够被爱。所以他才能活下去。如果一个婴儿感受到被抛弃了,不被爱了,很快就死了。


赤子之心,就是一颗率直、纯真、善良、热爱生命、好奇而富想象力、生命力旺盛的心。


老子说的复归婴儿,不是让我们肉体上回到婴儿,而是在心性上回归婴儿的不批评、不分别的纯善之心。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大人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。”常怀赤子之心的人,才是真正的大人。


二、初心的外化是你能够义无反顾的,乐在其中的做你最喜欢做的事情


这个事儿可能是对人类,对国家,对社会,对民族,对他人有贡献的事儿,立意高远。例如毛泽东同志的“埋骨何须桑梓地,人生无处不青山”的豪情壮志、周恩来同志的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”的学习动机,都是纯正、全面的。

 
不同当然有不同层次的初心,不可强求大家都有“伟光正”的初心。你最喜欢做的事情也有可能没什么伟大价值、特殊贡献,就是一个无害他人、人畜无害的一个普通事儿。比如有的人就喜欢天天在家做饭,吃,做各种花样儿,他没其他的追求,他乐在其中。那也可以呀,不是说初心必须高大上的。自然的、天生的,必然有天养,有他活下去的门路和道理。所谓“天生我材必有用”,就是天生天养的意思。


从世俗生活上来讲,因为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,必须外化为一个有形有相的东西,我们才能够体会心在哪里,心是什么样子的。


初心往往表现在你喜欢做的事情上。比如说,你自己特别喜欢做的某一件事情,如果别人不让你去做这件事儿,你会感到很痛苦。做这个事儿呢,你不需要刻意地去坚持,去努力、去拼搏,因为这是你朝思暮想,心心念念都特别想干的。这就是初心的外在显化。


你特别喜欢的事情不需要别人强迫,不存在坚持、努力和勤奋的问题。你愿意废寝忘食地干这件事。比如说,科学家做实验、研究问题,他喜欢去做,做得特别高兴。这个事儿就谈不上让他坚持、努力。例如羊绒相互打游戏,不需要说:你去坚持一下吧,去坚持打游戏。因为你不让他打游戏他才痛苦,这个就是他的初心使然,是他的本心、真心支配的、显化的。因为打游戏是他最喜欢的东西,他的心心念念都在这上面。不打游戏不行,不让他打游戏,他生不如死。当然,打游戏痴迷了,打过度了,肯定是不对。


你喜欢做的事儿不会给你造成困扰。所以,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“我没法儿做我喜欢的事儿”这么一个命题。不存在这个伪命题。


如果有人说:“我没法做我自己喜欢的一件事儿”,那他所困扰的,是他期待着自己所喜欢的事儿,能够给自己带来功名利禄,带来舒适的生活,带来被人认可,带来被人承认的价值感。如果期待落空,他就说“我原本不喜欢做这个事情。我没法儿做我喜欢的事情。”这就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和自己的种种贪念、执着、我执给混淆了。这些贪念、执着、我执,裹挟了你的那个喜欢的事儿了,你分不清哪个是自己喜欢的事,那个是贪念、执着、我执。是这个贪念、执着、我执困扰着你,使你没法儿做你喜欢的事儿。


做事情,初心很重要。做事儿,无论是从政,从商,还是从事学术研究,有一个纯正的动机就非常重要。什么是纯正的动机呢?就是说,你做这件事儿呢,根本不是把功名利禄作为唯一目的。这个事有可能给你带来功名利禄,但是你不把功名利禄放在第一位。你把“喜欢做”放在第一位。


纯正的动机呢,就是你特别喜欢做的事情,你认为是非常有价值、有意义的,能实现你的人生价值,能实现你的向往、你的理想,做这件事和人生方向、人生目标是一致的。这个时候,动机就比较纯正。比如说,发明电脑的人,发明互联网的人,发明微信的人,他们的起心动念,就是想让大家能够相互的沟通,为大家搭个沟通平台。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。他不是仅仅就是为了赚钱、出名、暴富。这就是动机全面,全面的就比较纯正。


初心外化出来,就是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,而且乐在其中。有的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,那你就慢慢的等着,静下来学习,储备力量。在自己迷茫、无头绪的时候,通过让心静下来,你的初心自然就会显现。有人说,哎呀,我为了养家糊口,我就得做那些我不喜欢的事儿,我找不到初心。其实,你所做的任何不喜欢的事儿,都可能是在为做喜欢的事儿打基础、做准备的。


也许你正在做着自己非常喜欢的一件事儿,但是你自己是浑然不知的。人有时候很难看清自己,你的工作,你一直认为不喜欢,也不珍惜,觉得无所谓。但是后来发现,自己是喜欢这个工作的,这个工作对我来说是最适合的。原来自己好高骛远,觉着自己更适合干啥啥啥,其实你也未见得是看清楚自己。


三、初心与德行的关系


如果一个人喜欢做的这个事情,是靠耍聪明、耍技巧,投机取巧,讨巧,不费吹灰之力,我才喜欢去做;或者是做这个事,只保证获利,没有任何风险;有保底的稳赚,而且能够暴富,我才喜欢去做;或者是做这个事只占便宜,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,这种人可能在短期内有时候儿能捞到便宜,但是从长期讲,没有纯正的动机,最终的结果都不看好。厚德载物,就是你有纯厚的德行了,你才能载的住那个物。否则的话,你即使有了这个物,也载不了多长时间,或者说,要不了多久,就败完了。


反而是那些朴朴实实、厚道的,心思单纯的人,能够成事。那些朴实、厚道的人,有点儿认死理儿的人,择善固执的人,不偷奸耍滑的人,人畜无害的人,必然是天生天养。


那些能够为社会服务,为他人着想的人,他们能够把自己喜欢的事情跟国家、跟民族、跟社会联系起来,其事情的结果可能都干得比较好,比较成功。


功名利禄也是纯正的动机,前提是人畜无害。功名利禄就是建功立业,就是自我价值的建构,本身无可厚非。但是不能够唯利是图,不是把功名利禄作为唯一目的;不能够不择手段博取功名利禄,要无害他人。也就是德、位相配才行。要平衡德物。所以说,初心,跟一个人的德行紧密相连的。


如果一个人做自己很喜欢的事儿,但是他希望这件事带来的只能是功名利禄,带来的必须是别人的承认、认可,同时做这件事儿还不能太累,不要占我太多时间,不要让我牺牲什么,不要让我损失什么……。他在做事的过程当中,老是怕牺牲,怕被盘剥,怕付出、怕不获得好评,恐怕做的这个事,就不是初心显化的事情了。


真正喜欢干这件事情的人,他没有付出感,没有牺牲感,没有被盘剥感。他在做这个事情的过程当中,他获得的都是一种滋养、学习、收获、幸福。痛苦、困难是暂时的,打不倒他。


那种老是把“自我”揣在心里,去做所谓的自己喜欢的事儿的,实际上是他可能把喜欢的那个事儿呢,就屏蔽掉了。做事情,物质欲望、精神欲望都要有。二者要平衡。


总之,初心就是行为动机是纯洁、纯正的。有的人即使做事情是为国家,为社会,为民族,有这种宏伟目标,其实他自己呢,也可能是浑然不知的,他并不打着这样的旗号。他在起心动念上,就是自己觉得做这件事情有意义,自己特别喜欢做,而且做了以后人畜无害,做了以后,自己心满意足,自己和大家都很高兴。在人畜无害的同时,实际上实现了人畜都得益。


做自己喜欢的事儿,需要保持你的那个初心才能够滋养自己。反过来,初心驱使下做事情,才能够成功。初心使你在做事的过程当中学习到东西,滋养自己,而不是消耗自己。这就是初心在起作用。


四、初心是灵活的,不是一成不变的


打土豪分田地,打倒军阀、北上抗日,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。推翻三座大山,建设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,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。改革开放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,实现小康社会、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,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。实现共产主义,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。


初心是因时因地的变化的、是灵活多样的。真心是心理灵活性的体现,它不是僵死的、不是僵化的。不是你第一想到的、第一念的,才叫初心。初心可能是再三思考之后才显现出来的,并不是说第一念想,最早的想法就是初心。初心随时间、地点、环境,在不同的时间阶段,在人生不同的历史进程当中,一个人的初心表现为不一样的内容。


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喜欢的事情,只是一件、唯一的一件。然后谁也不会承诺你自己喜欢的事儿,就必须一直喜欢下去。初心既然是真心,就是因时因地,因环境变化在不断调整的。如果一个初心是死的,在那儿固化了,也不是真心、初心了。初心是纯洁的,你遵从自己的真心、内心,就是永葆初心。


初心,就是一个人的心里灵活度要特别高,不僵死、不僵化,不固执在一个点上粘着。就是不落两边、不走极端、大圆镜智。我可以奉行中庸之道做事情,我也可以不中庸,可以走极端,都是我时时刻刻觉察自己的心,知道自己在极端上徘徊。创新的人都是走极端、执着而成功的。明察秋毫地观察自己的心,我也可以不走极端,不粘着在某一个点上。这个时候,你的初心是柔软的,是与时俱进的。


初心,每一分钟、每一秒钟都可以赋予新的含义。因为人是活的。